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贵州大学研究生三助中心乡村社特开展以“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以青春之智助力乡村振兴。
7月18日实践队乘车抵达板底乡,从威宁至板底沿途的风光令人大为赞叹。团队居住地艰苦的条件让我们感受到此次下乡的艰辛,老式木质结构的房子上加盖了一层水泥房,木质结构房内是贴了一遍又一遍的墙纸,我们团队便在这老式的木质房中住下,开展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
实践队抵达板底乡
7月19日调研的第一天,也是板底乡的赶场(赶集)日,下着大暴雨,我们冒着大雨穿梭在板底的大街小巷,对中小学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摸底。由于板底乡是彝族聚居地,年龄较大的村民平时多使用彝语交流,青少年平时交流也以彝语为主,平时很少用普通话交流,所以当地学校教学为双语教学。在调研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触是与老人们交流,因为彝语和汉语之间的不通,我们与居民之间基本无法交流,需要当地小孩们帮忙做翻译。当日上午团队动员中小学生参加实践队组织的普通话比赛,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当天下午,团队进行了防诈骗知识的宣讲,对集市上的商户与赶集人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了解到当地的诈骗手段主要为在集市上售卖虚假保健品、电信诈骗和网络购物诈骗等。实践队宣讲防诈骗知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村民的防诈意识,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普通话比赛现场
实践队员向快递超市老板讲解诈骗手段
7月20日上午,团队来到板底村附近的登底村进行走访。登底村为汉族、彝族、苗族等民族杂居区,汉族在当地占了40%左右。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当地的其他民族与彝族相处很是和谐,汉族同胞大多少会说一些彝语,彝族同胞平时和汉族同胞交流也会适当的使用汉语,一直以来未发生过大的矛盾冲突。此次调研,团队成员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大家都是一家人。村民多数处于空巢状态,年轻人大多在外务工,家中大多为年迈的老人和留守儿童。主要的经济来源靠种植土豆和玉米(盛产土豆),生态养殖是农户额外的经济收入,每户都会养几头猪、牛,有的农户养有百余只黑山羊。农户家中养的牛多为当地土黄牛和部分西门塔尔牛,主要是靠“搭伙”(合伙)的方式按户进行轮流放养。
队员向登底村的李叔叔了解村域经济发展情况
下午团队对彝族服饰传承人罗付吉女士进行了专访,罗女士15岁开始学习制作彝族服饰,到现在已有41年。她为当地彝族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投入了宝贵的时间,她向我们介绍彝族的特色花纹,有苹果花、石榴花、桃子花等,还有别出心裁的“桑巴花”,这些花纹通常被缝制在衣襟、衣袖与裙边处,和云纹一起装点了年轻女子的衣服。她还热情的向我们介绍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让团队更加深入的学习彝族传统文化。
罗付吉阿姨向实践队员介绍彝族服饰特色花纹
7月21日上午团队赶往雄鹰村荞麦种植基地,基地的荞麦为苦荞和甜荞,共种植有黔苦3号、5号等200多个品种。成片的荞麦花在天空的映衬格外漂亮夺目,来观赏荞麦花的游客也很多,有自驾游来到此地的,也有乘坐大巴车特意来此一睹荞麦芳容的。
团队在荞麦基地与游客交谈
下午团队前往曙光村养殖基地开展调研。板底乡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当地政府坚持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注重对肉牛养殖产业的鼓励和支持。目前,当地主要以“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养殖模式发展养殖业,调动当地养殖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团队向工作人员了解当地养殖规模及政府帮扶政策
7月22日团队来到百草坪旅游景区,映入眼帘的是绿油油的成片草地,形成了天然的牧场,草地上随处可见牛、羊、马。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该地的游客一般集中在下午一点左右,部分村民依靠骑马来增加家庭收入。在旅游淡季,一匹马一天的收入约为200元,节假日或旺季的收入每日可达600-800元,少数村民则通过售卖炸洋芋、矿泉水等来增加收入。比较遗憾的是景区基础设施还未完善,基本找不到一个垃圾桶,垃圾无人清理。
团队与百草坪游客交流
贵州大学研究生三助中心乡村社始终秉承立足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服务精神,致力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将服务从学校带到农村,促进当代青年“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志愿精神,关注农村具体问题,为乡村振兴做实事。本次社会实践促使群众、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中学习普通话,在普通话交流中学习技能、传承文化,实现双促进、双提升,促进民族大团结。事件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此外,增强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深入人民群众宣传防诈骗反诈骗知识,科普法律,助力乡村振兴。
08-03 11:40
08-03 11:33
08-03 10:54
08-03 09:57
08-03 09:30
08-03 09:05
08-03 08:54
08-03 08:52
08-03 08:52
08-02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