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擅用针线作丹青 顾绣代表性传承人沈丽莉用一针一线绣初心

       “墨画江南四月天,桃红柳绿扑眼前”。走进江南的四月,宛如进入了一幅水墨油画之中。作为顾绣传承人中唯一艺术本科院校毕业,能够独立完成顾绣整套流程,绣娘中唯一事业编制人员,参加国内外各种文化交流展,唯一推出顾绣课件的顾绣传承人沈丽莉,正在用针线作丹青,为我们“画”出了一幅不一样的江南四月天。

       一架绣绷,十指春风。沈丽莉将自己的千针万线化作成一幅幅精美的顾绣作品。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传奇顾绣人物,感受不一样的刺绣文化传承。

       记者:顾绣作为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顾绣的特点。

       沈丽莉:顾绣是江南刺绣技艺的代表。顾绣系明嘉靖三十八年松江府进士顾名世之子顾汇海之妾缪氏所创,是江南惟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顾名世次孙媳韩希孟善画,在针法与色彩运用上独具巧思,显著提高了这种绣法的艺术品格,顾绣由此也被称做“画绣”。

       擘丝细过毛发,绣工精细;针法丰富多彩,复杂多变;亦绣亦绘,绣画结合;色线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取材灵活,这是顾绣的几大特点。擘丝细过于发、针如毫、配色有秘传可以说是顾绣的三绝。

       记者:你认为自明代中晚期诞生至今近400年中,顾绣能得以不断传承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原因是什么?

       沈丽莉:顾绣是我国唯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富有上海本土文化特色。顾绣在明清两代享誉一时,这与其超凡独特的刺绣技法和艺术风格密不可分。它极具创新性,自四百多年前诞生开始就一直与时俱进;它还极具匠心,以画入绣,趣味高雅。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顾绣的传承,不仅仅是一门技艺、一个绝活的继承,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的薪火相传,也象征了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这才是独具魅力、极富生命力的顾绣走出国门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

       记者:松江是顾绣的发源地和传承地,也是全国范围内仅有的顾绣传承地。传承人在从事顾绣工作中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政府派遣制,一种是事业编制,作为拥有中级职称(馆员)、唯一在编的绣娘,您认为顾绣在传承中面临什么问题?

       沈丽莉:顾绣是民间绣艺与文人画结合的产物,从业人员须具备传统的书画修养。正因如此,它很难普及,另外,它的制作费时耗工,有的作品需要几年才能完成,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需要从业者耐得住寂寞才可以。20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曾办过不少顾绣厂,现在基本都已关闭。

       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大量顾绣仿制品涌入市场,对顾绣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真正的顾绣少之又少,急需要采取措施对这一传统绣艺进行抢救、保护、整理与挖掘。

       记者:听说您是唯一推出顾绣课件的绣娘,还曾经在上海市三新学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青浦监狱授课,并在青浦监狱收徒一名,您为什么要收徒?

       沈丽莉: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都需要传承,顾绣这样的非遗文化更是如此。2007年我在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2009年师承朱庆华、高秀芳、吴树新学习顾绣,多年来,顾绣一直面临传承危机,从恩师这里我意识到一定要让顾绣不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顾绣是青浦监狱新引入的改造项目,2012年,青浦监狱联系到我时,我都担心没人能坚持下来。因为学顾绣,天赋和努力都不能少,光是基本功就要练两三年,绣一幅作品少则三四个月,多则三五年。仅是第一步擘丝,就会让很多人耗尽耐心,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要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绣娘,需要十几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在青浦监狱,选人最为关键。刑期太短不行,年龄太大不行,没悟性也不行。经过重重考验与多年的坚持,在青浦监狱我成功收徒一名,为的是让服刑人员也能回馈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让非遗在这里也能开花结果,让顾绣得以不断传承。现在,我与徒弟一直保持着联系,也经常一起授课,让顾绣这门古老的技艺重回世人面前。

       作为年轻一代顾绣绣娘的标杆,从沈丽莉身上及她精妙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的光辉与她们身上坚持不懈、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从传统绣阁到当代绣纺,越来越多沈丽莉这样的绣娘们通过多种方式让顾绣得以传承,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社会价值。而沈丽莉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看见顾绣了解顾绣,加入到顾绣传承的队伍中来,让这一文化瑰宝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