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银行贷前调查:裁判文书、行政处罚、被执行人记录成为主要风险点

       很多银行接入了风控系统用于贷前调查,甚至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等的风控系统都卖给了银行,贷前调查中,裁判文书、司法诉讼记录、行政处罚记录、被执行人记录、欠税记录等成了影响企业信用的关键风险点,出现上述风险点的企业,因信用评分不足、风险偏高等导致贷款审批难度加大。那这些风险点能消除吗?今天我们通过一些实践经验来分析一下,给大家借鉴。

       贷前调查是银行决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贷款期限和方式的重要依据,是发放贷款的第一道关,是防范风险的重要前提,其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贷款的安全性意义重大。

       银行接入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爱企查等或者同等功能的风控系统后,通过整合外部的工商、司法、融资、财报、行政处罚、债权、上市公司信息、新闻舆情、企业关联信息等信息,建立完整的贷前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及指标体系,从行业、客群类型、产品、区域等维度构建客户风险预警模型,提升对个案风险以及系统性风险的早期风险可预见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贷款审批难的核心原因。

       但贷前风控体系就一定科学吗?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的客户总监王经理并不这么认为:贷前风控体系采集的风险指标具有滞后性、风险程度难量化、不具备AI功能,因此,很多企业当前的经营良好,但以为历史风险指标,导致评分低、显示风险高。

       举个例子,某建筑公司,因为有两年前的诉讼记录,历史被执行记录,以及行政处罚信息,而显示是风险客户,但这些记录都已经是执行完毕的,行政处罚也是处理完毕的,仍然无法通过贷款审核。最终,企业不得不寻求北京立本美好信用公司的信用修复服务的帮助,消除了企查查、天眼查、爱企查、启信宝等平台上的司法诉讼记录、裁判文书、行政处罚、动产抵押记录等风险点后,才获得了贷款。虽然企业贷款批下来,但是企业也因此耽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花了一些钱。

       在我国宽信用政策的鼓励下,银行追求放贷规模的同时,也增加更多的风控技术手段,这对于银行识别高风险客户带来便利,但也因此误判了部分贷款企业,这是个矛盾,随着北京立本美好信用的信用修复服务逐渐被广大企业和银行接受,可以消除风险点化解这些矛盾,为企业贷款带来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