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合肥模式”值得借鉴,城市生命线实力企业崭露头角

       什么是合肥模式?

       我们所说的“合肥模式”其实就是合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支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BIM、GIS等多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透彻感知桥梁、燃气、供水、排水、地下管廊等地下管网城市生命线运行状况,分析生命线风险及耦合关系,深度挖掘城市生命线运行规律,实现城市生命线系统风险的及时感知、早期预测预警和高效处置应对,确保城市安全的主动式保障。

       合肥作为早期试点城市,在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方面趋于成熟,并以“合肥模式”在安徽乃至全国进行推广。2021年8月,国务院发布《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经验》、《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试行)》两份标准文件,更是为保障城市生命线提供建设标准,在18个中心城市建立“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如何建设“合肥模式”?

       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涉及到多个产业领域和技术的交叉融合,涉及感知、传输、网络、平台、应用多个物联网技术层,覆盖了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安防、智慧消防、通信定位、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智能传感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应用。

       工信部将这些相关联的产业细分领域划分为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处置、安全应急服务四大类,统称为“应急产业”。

       市场需求孕育着市场价值,据统计,2020年我国应急产业市场规模突破1.79万亿元人民币,作为应急安全产业的分支,城市生命线工程意在对城市重要基础设施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是城市安全、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环节,从事相关联业务的的企业更是数量众多,除了传统的信息集成、智慧城市公司,也出现了一批较为专业的企业。

       例如前文提到的,与合肥市政府联合打造“合肥模式”的清华系企业辰安科技,以气体传感器起家如今在智慧燃气、供排水、智慧热力、危化品监管等城市生命线领域有着成熟产品的汉威科技此外还有三川智慧、金卡智能、积成电子、众智鸿图、昆仑海岸等,都有涉及相关业务,比较之下,辰安和汉威更具有完善的产品线和应用案例。国内外众多传感器企业中,涉及安全领域的不在少数,在城市管理、城市生命线监管方面应用较多的似乎只有汉威科技。

       城市生命线监测业务,谁最有机会?

       过往,我国应急产业重处置轻预防、重救援设备轻监测设备和软件、重产品轻服务,发展不均衡较为突出,此外,国内大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龙头企业较少,城市生命线监测监管也是新业务领域,产业链发展不完善,就导致各家企业各有所长,也各有劣势。

       清华系企业辰安科技,有着清华大学的背景,依托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的技术优势,成立十余年,致力于公共安全和应急技术的产业化。同时,在政商关系方面,与安徽合肥联合打造“合肥模式”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更值得注意的是,辰安科技披露近期累计中标了安徽省多个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项目,金额合计约21.71亿元,有着很多企业都不具备的潜在商务能力。

       辰安科技的市场优势很明显,但经营效果却有些差强人意。通过分析辰安科技2021年年报,全年营业收入15.39亿,营收账款高达15亿,并且出现亏损,现金流相对较差。辰安科技是具备安防应急基因的软件和集成企业,有清华城市安全研究院的支撑,模型和算法较丰富,但缺乏硬件产品技术的支撑,传感器、仪表硬件产品多为外部采购,毛利难以保障,传感仪表产品优势不突出。

       反观气体传感器起家的汉威科技,依托自己传感器、安全仪表技术、产业优势,在燃气安全、城市管网、城市排涝、桥梁安全等城市生命线领域均有相应的专用传感器产品和物联网方案,构建了从感知层到数据层、平台层再到应用层的软硬件全面覆盖的“城市生命线”整体解决方案。有关智能感知仪表基本都是自主研发制造,硬件优势凸显,可以较好地保障项目质量和服务质量。

       汉威科技技术和业务可以覆盖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多数重点领域,在智慧燃气、供排水、智慧热力、危化品监管等方面都有着强大的产品、技术实力以及二十多年的行业经验,为乌鲁木齐、厦门、郑州、北京、沈阳等国内重点城市提供了成功的服务案例。

       在财务方面,汉威科技2021年营业收入23亿,应收账款8亿多,经营现金流良好,研发投入达到1.58亿元,比上一年同比增长了22.99%,这为汉威科技的技术创新以及产品研发、服务能力都提供了良性的驱动力,有利于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相对来说,其他业内公司虽涉及相关业务,但都是局部,难以覆盖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工程的系统要求,取得优势尚待时日。

       结语

       我国是世界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同时,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安全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2009年起国家将“应急产业”纳入新兴产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逐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市场上,公共安全产销企业超过15000家,但整体产业链发展还是不够完善,呈现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龙头企业较少的状态。实力强劲且能够提供成熟、完善的城市生命线整体解决方案,才是相关企业脱颖而出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