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悬壶济世  中医翘楚——简述平乡县名中医“同益堂”发展史

       邢台市平乡县城北行二三里有一“王固村”,就是沙丘平台的故址。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游沙丘驾崩于此地,故有皇故之说,后逐渐演变为王固(有王固岗桥碑为证)。王固一带历史传说颇多,如殷纣王建沙丘宫置酒池肉林;赵武灵王兴胡服骑射,后困死沙丘宫;秦始皇三巡巨鹿(今平乡)驾崩沙丘;李白游览沙丘树色,作诗《沙丘城下寄杜甫》等等,这些历史故事为平乡县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末年(约1870年,清穆宗同治九年)。村中霍氏一脉家族创办“同益堂”诊室,世代务农行医,悬壶济世,创始人霍福兴老先生,擅长中医骨科,在当地远近闻名。当时以平乡为中心的冀南地区医疗技术严重匮乏,沉疴痼疾较为普遍。同益堂创始人霍福兴老先生,怀着慈悲救世之心,精研祖传中医,创办“同益堂”诊室,不仅传承中医骨科、外科、内科技术,还立下堂规、堂号,严格家风,终将“同益堂”延续至今,救死扶伤难以计数。其子霍尊典将堂号、堂规、堂风传承下来,至同益堂第四代名医霍西森时,已将“同益堂”发扬光大。霍西森医生秉承祖训,致力于中医外科数十载,对恶疮、骨髓炎等一些重症险病,医术颇为独到,救死扶伤的故事传遍了“滏漳两岸”,深受平乡及周边县域老百性称颂。

平乡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目前,“同益堂”诊室位于平乡县中华路办事处王固村,占地600平方米,距今己有150余年历史,期间在1957年进行过修缮,现保存完好。如今第五代传人霍瑞楼已将“同益堂”的医术积累与中西医结合医院完美融合,成立了平乡县中西医结合医院。该医院是一所县级二级医院,是带动平乡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龙头医院,承担着全县以及周边县域就诊群众的医疗服务任务,已成为享誉冀南地区的一盏医界“明灯”。

       霍氏家族根据《本草纲目》《外科正宗》等古典古方,集数代人智慧改进试验,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即“辩证论治,天人合一”的理论,以增强肌体机能,恢复人体自我修复功能为治疗原则,研制出疗效奇特的“生肌散”。“生肌散”是外用中药方剂,主要用于疮疖久溃,肌肉不生,久不收口等病症。

       “生肌散”是经过五代人的研究、探索、传承和发展而来,属于祖传秘方。其医术独特,疗效显著,尤其是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具有明显的功效。20多年来,霍瑞楼利用此法治病,造福百姓已遍布周边各县,经他们治愈的患者难以计数。霍瑞楼心怀仁心,其免费医治的患者更是不胜枚举。他们的善举和事迹在全国影响很大,被社会广为传颂。由于历史的原因,祖传的生肌散秘方,经历霍氏家族笃守师承,大多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授,使得这门制作技术流传不广,发展缓慢,迄今已濒临失传。对祖传秘方进行认真的总结、发掘、保护和传承,无论是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医学宝库,还是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的大事,霍瑞楼正在着手这项工作。

“同益堂”第五代传人霍瑞楼

       “同益堂”是具有地方中医药特色一个“老字号”,它传承了我国中医药学的精髓,并为之发扬光大。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科学中沿用至今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它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等特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担负着促进健康的重要角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益堂”将不懈努力。

       (平乡县 郑翔波 张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