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家河乡地处保定市易县西部深山区,并位于雄安新区上游,离易县县城75公里,境内大部分为山区,森林覆盖率较高。辖区面积共计80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有著名的网红打卡地——西石湖瀑布、黄石峡谷等。汇入白洋淀的主要河流漕河发源于该乡大岭沟村五回岭。该乡红色底蕴深厚,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击毙地位于该乡寨头村,村内设有寨头惨案纪念亭和纪念馆。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关于“想起来、动起来、跳起来、管起来”的战略思想,促进该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更好地实现红色生态旅游、矿产恢复治理与其他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日前,该乡赴山西长治市沁源县赤石桥乡进行学习考察,深受启发。结合该乡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发展方向,经乡党委、政府深入研究,决定将山西省沁源县赤石桥乡作为省外对标单位。以此拓展发展思路,谋划桥家河乡美好未来。
召开赤石桥乡-桥家河乡对接交流座谈会
对标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赤石桥乡党建引领整体推进,“有中生新”快速发展。赤石桥乡地处沁源县北部,距离县城45公里,森林覆盖率接近65%。境内有赤河、赤石桥河两大天然水系和著名的马军峪常信煤矿。该乡红色底蕴深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彭德怀曾在这里居住,领导太岳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近年来该乡党委始终将党建工作与重点工作、日常工作有机融合,不断发挥标杆党组织的品牌引领作用。按照特色打造、示范带动、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最大程度地惠及全乡百姓。
参观考察赤石桥乡经济项目
对标地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通过对标地党委、政府情况介绍,该地处于贫困山区,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工作实际和桥家河乡差不多。但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力度大、方法多,机制新、效果好,很多方面值得学习借鉴。
领导重视、创新机制。对标地把旅游产业放在当地新兴支柱产业的突出位置来抓,成立了高规格的组织体系,列为“一号工程”“头号工程”。而且,他们几届班子、几套班子持之以恒,发展旅游产业坚定不移,形成了人人干旅游、人人宣传旅游的发展格局。
高端定位、合力兴旅。在产业定位上,对标地坚持把旅游产业置身统领地位,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在发展理念上,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观念;在工作推动上,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全区域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营造了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调研基层治理样板村、示范村阵地建设
培育龙头、建设精品。通过学习对表,该地精心打造和培育了区域性龙头景区产品,如:“避暑胜地”“乡土民俗风情”等精品景点。
不断创新、掌握主动。对标地始终把“创新”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通过项目招商、贷款扶持等方式,推动旅游项目建设。每年财政拿出一定资金进行整体旅游宣传。赤石桥乡最大的经验就是创新发展,他本身并没有知名的景区景点,都是靠深挖自身优势创新发展,以此抓住了游客的心理。
综上所述,对标地的特点关键就是三句话: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党政主要领导对旅游工作都是亲自挂帅,都列为“一号工程”;二是定位非常准确,他们对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游客需求把握的很准;三是形成了强大合力,他们以旅游工作为统领,紧紧围绕旅游工作谋思路、定项目、搞服务,齐抓共管,使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非常突出。
参观段家坡底村党群服务中心
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
通过此次学习对标,仅仅在局部认识上桥家河乡感觉与对标地相比就有这么大的差距,进行实地考察时这种感觉更加明显。但他们从中逐渐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桥家河乡发展旅游产业完全有理由比他们发展的更好,因为该乡有丰富的资源、有优越的区位、更有较好的生态基础。
为学习先进、借鉴经验,该乡紧密结合实际,经过反复酝酿,提出了“135”(确定一个目标,补齐三个短板,实施五大战略)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
确定一个目标。就是确定建设“生态立乡、旅游兴乡、工业强乡”战略目标。不管外部形势如何变幻,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心、信心毫不动摇,不跟风、不摇摆,坚定不移按照既定路子走下去。各地的成功经验一再表明,发展旅游产业既是群众脱贫的最好抓手,也是富民强乡的最好载体。
补齐三个短板。1、补齐“旅游要素不完善”的短板。实现该乡旅游“从无到有”,努力构建旅游交通网。以“食”得可口、实惠、健康为目标,精心打造旅游餐饮布局。以“游”得快乐、愉悦、留恋为目标,放大文化、红色、生态(负氧离子)资源优势。以“娱”得痛快、有趣、文明为目标,规划实施一批体验性强、参与性广游乐活动。2、补齐“管理服务不精细”的短板。必须借鉴两地管理经验,在旅游设施建设上精雕细琢,精心打造;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等方面,要处处体现“精品”理念;在旅游服务上要健全制度,统一标准;在卫生保洁上要建立完善卫生保洁、管理服务等长效机制。3、补齐“宣传营销没声势”的短板。必须创新机制、搞活经营。一要突出特色,开展营销;二要借鉴对标地经验,叫响旅游品牌。三要加大媒体宣传,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桥家河乡召开对标先进座谈会
实施五大战略。1、实施“党建抓总”战略。党建强,则百业兴、事业成。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做好桥家河的事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党委,关键在干部。大力营造担当实干的浓厚氛围,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凝集力和战斗力。2、实施“旅游引领”战略。两地的旅游业之所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主要是坚持从县情、乡情出发,准确定位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地位,站在全局看旅游、全力开发大旅游。他们将应科学借鉴外地的经验,全面实施“旅游引领”战略。3、实施“政府主导”战略。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书记、乡长任组长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真抓、干部真干,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二是强化考核,把旅游工作纳入全乡目标考核体系,做到目标明确、奖惩分明。三是强化资源管控,编制乡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加大对全乡旅游资源的管控力度,避免出现旅游资源“无政府状态”。4、实施“融合发展”战略。旅游是关联度非常高的综合性产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推进旅游业和休闲生态农业(板粟、核桃、本地黑猪肉)、文化、生态、扶贫等各产业的融合发展,树立舍得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参与,多元促进旅游产业壮大和升级,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同时,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加大矿山恢复治理力度等措施。5、实施“精品带动”战略。积极推进精品景点创建,大力推进寨头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以红色党群服务中心、“寨头惨案”纪念亭、黄土岭战斗纪念馆和击毙阿部规秀遗址为两大核心景区,带动S241省道沿线村庄生态旅游发展,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促进红色资源和生态康养旅游融合发展。
07-08 15:55
07-08 15:51
07-08 15:42
07-08 15:34
07-08 15:31
07-08 15:16
07-08 15:11
07-08 15:10
07-08 14:59
07-08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