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度汽车机器人量产车究竟是什么样子,一直吸引人们的关注。前几日,集度与中国探月宣布合作,计划联手推出中国探月工程主题联名车型—— ROBO-01 探月限定版,并将于今年 10 月正式发布。这也意味着,集度首款量产车正式定名ROBO-01。
集度ROBO-01探月限定版
ROBO-01 探月限定版将作为量产车型的首发版本,限定 1000 台,并将于近期启动 " 首席体验官计划 "。集度将为参与该计划的智能科技探索者打造一系列极具科技范的专属权益,其中包括有机会现场观摩中国航天领域国家级任务火箭发射。
ROBO-01 探月限定版尽显纯净简洁的科技之美,与中国探月的精神内核融合,整车内外饰拥有浅金色专属饰件等 "中国探月" 主题元素,增强了限定版车型的独特性和识别度。
高度还原概念设计 诸多细节被保留
尽管官宣了与探月的合作,并释放了部分官图,但集度ROBO-01真车全貌依然十分神秘,除了局部细节外,并未发布更多信息和图片。
不过,就在官宣探月合作前,已经有网友在亦庄融兴街“捕获”了一款测试中的工程伪装车。从外形来看,车辆与集度此前发布的概念车极为相似。虽然测试车进行了高度伪装,但通过对车身造型轮廓、前后灯组、分体式扰流板造型、熏黑版低风阻轮毂样式等局部外露细节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其与集度概念车设计仍然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整体来看,伪装车衣会虽然会隐藏部分造型细节,但依旧可以看出测试车与概念车有着一样圆润线条的设计风格,车身曲线流畅饱满,腰线在C柱后上扬,极具设计感。
观察车头处,则会发现伪装布开口虽然不大,但依旧难掩贯穿式LED灯带+但回形标样式的灯组的抢眼设计。这种设计在带来高辨识度的同时,还会给人一种眼神犀利的视觉观感。
从侧面看,测试车相比概念车最明显的变化是加入了传统后视镜,B柱也得以保留,我们在B柱上还能看到一个明显开孔,推测应该是摄像头。由于车身结构的变化,车门打开的方式大概率会随之发生改变,但无框车窗设计应该会保留下来。另外,车门处伪装布并没有开口,如此看来无物理门把手的设计应该也会被保留下来。
车尾应该是还原度最高的部分了,测试车保留了概念车上的溜背造型设计,包括后挡风玻璃上的分段式扰流板和后像素灯,以及一条若隐若现的贯穿式尾灯带。虽然电动升降尾翼在测试车中并没有显现出来,不过大概率会保留。
可以说,除了一些细节上的小改动,测试车几乎完美地还原了概念车上的绝大部分设计。集度做到了量产车A面视觉设计与概念车保持90%的相似度,在业内实属罕见。
智能化功能领先
作为一款划时代的产品,汽车机器人从概念走向量产,仅凭A面视觉设计90%的相似度还远远不够,它定然少不了领先的智能化功能及配置的加持。因此,汽车机器人也承载了集度领先的设计和科技理念,在智能化功能方面贯穿了“自由移动、自然交流、自我成长”三大产品理念。
按照现如今如此之高的还原度来看,集度在智能化功能方面同样会兑现承诺。诸如汽车机器人神经网络JET、真冗余高阶自动驾驶方案、基于SOA的舱驾融合、毫秒级离线智能语音等核心技术能力也会悉数在量产车上落地。
比如说,真冗余高阶自动驾驶方案,指的是“视觉+激光雷达”两套自动驾驶系统。不管是纯视觉,还是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都不能完全破解corner case。集度搭载了两套自动驾驶的好处是,这两套系统相互独立,还能够互相补充,互为冗余。双激光雷达能覆盖前方180°FOV,能够应对“鬼探头”等极端场景,对左右横穿行人或障碍物的识别能力更强。看得更多、更全,自然安全性也就更高一些。
舱驾融合更是集度的“独门绝技”,它实现了算力共享、感知共享、服务共享,智舱域控制器可支持智驾系统失效下的系统级安全冗余。简单来说,当智驾域控制器失效时,智舱的8295芯片冗余算力能够接管驾驶任务,让汽车安全靠边停车。
反过来,智驾的2枚Orin X芯片也能够支撑智舱应用服务,比如支持3D动态人机共驾地图,把你在路面上的看到东西都用3D形式呈现在大屏上,将原本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情景带进现实。
在概念车上看到的许多前瞻性的设计,其实集度已经具备技术储备和量产能力,并且对很多技术都开展了充分的前瞻性布局和工程化验证。正如集度CEO夏一平所说,“集度汽车机器人满足用户在智能汽车3.0时代对智慧出行、智能助手和智能空间的极致体验需求,将用最优质的产品体验展示新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未来法规限制的突破,集度也会将越来越多的超前设计应用到量产车中。相信随着量产版发布时间的临近,集度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09-09 11:14
09-09 11:07
09-09 10:51
09-09 10:38
09-09 10:10
09-09 09:43
09-09 09:34
09-09 09:32
09-09 09:17
09-09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