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云生未来 万物向新”专题研讨会顺利举行 华为云携手祥云科技助企行动加速推进

9月28日,828 B2B企业节之百园万企数字赋能行动——“云生未来 万物向新”专题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承接了北京828 B2B企业节之百园万企数字赋能行动,是由华为联合祥云科技共同发起,为企业提供数字化浪潮中的“航行指南”。

图片1.png

据了解,828 B2B企业节是全国首个基于数字赋能的“B2B企业节”。而北京828 B2B企业节,华为联合30多家伙伴在京展开“百园万企数字化赋能行动”,走进100家园区、孵化器及平台,从商机对接、出海护航、品牌营销、成长赋能、技术支持等维度入手,服务万家企业创新发展,为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国际科创中心贡献力量。

携手华为云加速创新成长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在我国,专精特新已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先锋成长路径。以北京为例,中小企业占90%以上,提供了80%以上的劳动就业,完成了75%以上的技术创新,创造了60%以上的GDP,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图片2.png

会上,华为云北京代表处生态发展部部长王强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化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产业集群竞技集中在“数智化”。面向未来,华为云聚焦“一切皆服务”,与“专精特新”企业共成长,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此次北京828 B2B企业节暨百园万企数字化赋能行动,正是融合打通北京大信息产业链,聚集大生态资源,协助园区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更多元化、涵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让专精特新企业聚焦在“真正专、真正精”的领域,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3.png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着手布局数字化转型,并将“上云”作为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北京华为云解决方案架构师龙昊天在《数聚产业,智享发展》主题演讲中提到,作为“全球五朵云”之一,华为云将华为30多年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解决方案开放给客户,通过基础设施即服务、技术即服务和经验即服务,实现“一切皆服务”,为客户、伙伴和开发者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发展的云服务。

未来,华为云将持续秉承共创、共享、共赢的生态理念,携手伙伴,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图片4.png

数字化转型逐步迈进深水区,千行百业正以数字技术应对不确定性。而如何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答案指向了云原生。企业对云原生的理解,决定了数字化转型的最终成果。

会议上,华为云中国区解决方案营销专家张伟以《华为云原生2.0,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发表演讲,他强调,集装箱改变物理世界,云原生改变数字世界。愈多行业客户数字化战略从“云优先”转向“云原生优先”,从“上云”到“云上”创新,从“活下来”到“活得长、活得牛”。

在云原生2.0时代,华为云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云原生加速企业智能升级。未来,华为云坚定不移的将云原生服务于千行百业,让每个企业都成为“新云原生企业”。

全方位赋能企业奔向数字蓝海

图片5.png

数字化时代大幕已经拉开,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从驱动企业效率变革到再造核心竞争力,协同运营平台正在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的重要基石。会上,致远互联CIO李时齐从企业介绍、云战略转型、华为合作与未来展望四个部分,为现场观众分享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他认为,上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一步,云原生是持续追求的目标,能够重塑企业发展模式。

华为云作为致远互联的长期合作伙伴,通过精进的服务助力致远互联技术升级,同时在加持cop应用底座技术,扩大客户流量,铺设全渠道、全体系、全流程销售通路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撑,使能商业成功。

图片6.png

此外,环信全国生态总监王凯以《向“云”而生,生态共赢》为主题,向在场观众介绍了环信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历程。王凯表示,作为国内领先的企业级软件服务提供商,环信旗下主要产品线包括国内上线较早规模较大的即时通讯能力PaaS平台——环信即时通讯云,全媒体智能客服SaaS平台——环信客服云,以及企业级人工智能服务能力平台——环信机器人,是国内较早覆盖云通讯、云客服和智能客服机器人的一体化企服公司。

在华为云的技术底座以及云商店的政策支持下,环信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及共同构建数字生态,创优转型环境。

图片7.png

在小组话题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结合企业经验,谈谈最有可能的下一个行业风口?”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和交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嘉宾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不同视角的思想碰撞中,为企业转型提供了更多发展思路。

当前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背景下,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的主力军和主战场。对中小企业来说,华为云通过技术助企、经验服企,可以真正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纾困解难,助力千行百业奔向数字发展新蓝海。

图片8.png

未来,华为云也将与伙伴一起,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联合产业不断探索,为所有中小企业、区域经济、乃至全社会数字化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添薪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