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商业银行“数据底座”天然亲和信创运维?监控易:这个硬需求必须满足

金融业在数字化进程上按下加速键,与如火如荼的信创产业实现合流。如今,已呈现一个明显的趋势:信创产品正逐步向中小金融机构渗透。
 

这种趋势背后不仅仅是党政机关、大型金融机构成功经验的简单复刻。中小金融机构开始铺展信创产品,则是看到了另一项机遇:信创产品将让自身“数据基座”脱胎换骨。
 


 

商业银行为何天然亲和信创产品?
 

最近三年,疫情加速了生活、办公全面向线上转移,这无形中加速了产业数字化的进程,其中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金融业更是在数字化上按下加速键。无论在金融业的哪个细分领域,新的业态、新的服务模式、新的产品,都体现出强烈的“线下转线上”趋势。
 

这股浪潮也与如火如荼的信创产业实现合流。在国内,党政、金融领域最先跟上信创步伐,党政信创在2014年、2018年至2019年、2020年经过三轮试点期后,进入常规化阶段;金融领域紧随其后,也已完成两轮试点期,如今呈现一个明显的趋势:开始向中小型金融机构渗透。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出:“要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
 

不难看出,金融机构将迎来全面推进“产品数字化转型”和“运营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2020年11月底,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牵头组建了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此举标志着金融信创正式展开适配验证和生态建设。金融业数字化全面、大规模拥抱信创已然是不争的事实,往后3年金融科技会在信创赋能下长足发展。
 

金融信创始于银行,而国有大行又是银行信创的领头羊。《2021中国信创产业应用落地研究报告及供应商60强》报告显示,国有大型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在推进信创赋能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存在差异性发展:国有大型银行起步较早,信创产业也同步处于试点期;商业银行具有后发优势,可直接承接成熟经验。另外一点,国有大中型银行体量庞大,在迭代过程中多选择“以新代老”,而区域性商业银行则更侧重于“重新建新”。无论从时机还是从需求上分析,商业银行都对信创产品具备更高的接受度。
 

商业银行与信创产品能够实现“合作愉快”已是势在必行,问题的核心在于“商业银行如何选择、应用信创产品,打造新的数据基座”。
 


 

商业银行依赖信创产品的基础:诉求指向底层统合
 

大型国有银行的经验,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直接应用于商业银行数据基座建设。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信创产业继党政之后落地金融产业,与信创本身的发展进程、商业银行的数字化特点都有密切关系。
 

从信创角度而言,处在试点期时,产业一度爆发过“过热”乱像。产品标准混乱、无法融入生态或无法形成生态闭环、套壳炒作、售后服务无保障等乱像普遍存在。信创试点期形成了从技术评价、团队规模、项目管理等多个维度全面评价信创企业的标准,信创产业也成功进入推广期。
 

从商业银行的数字化特点而言,商业银行数字化的特征是多场景、侧重业务、侧重于人与虚拟产品交互,基础设施对于业务的作用是支撑而不是直接参与生产,稳定安全是最大的诉求。如数据底座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基础设施统筹纳管,以保障数字化产品、服务的平稳运作,商业银行业就具备了全面数字化的条件,实现快速扩张。所以商业银行数字化,最大的难点在于整个数据底座的重构。
 

商业银行的核心需求已经明晰:必须直面IT底层架构的颠覆革新,建设新一代核心系统,使IT系统适应数字化业务的增长。而信创产业也已经开始向着生态协同发展,重视数据基座和底层统合,可以满足时下商业银行的要求。
 

目前商业银行拥抱新一代核心系统内驱力主要出于三类需求:业务需求、管理需求、技术需求。
 

在业务层面:业务差异化变革与拓展驱动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商业银行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零售银行、新一代分布式系统、智能运维等多维度数字化生态建设,紧跟时代变化创新数智经营模式,推进着金融科技数字化快车道的变革速度。
 

在管理层面:核心系统需稳定安全,高响应,具有可管理性与易维护性。商业银行的金融特性和数字化运营方式,决定了它对于业务系统和支撑业务系统的IT基础架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极为苛刻,响应时间甚至以毫秒、微秒计算。
 

在技术层面:局部数字化迭代造就了大量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缺口,需要高可用性、低人才依赖性的替代方案。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和应用,以及基于专业化细分带来的实际场景鸿沟,给金融科技数字化迭代带来很大挑战。
 

这些诉求最终指向:信创产品对底层IT资源的高度的统合和调配能力。出于业务的差异化,各商业银行或许对核心系统存在高度的定制需求;万变不离其宗,这些需求都可以借助对基础设施的洞察与调配能力完成,这也是信创此时得以在商业银行领域开花结果的核心。
 


 

监控易几大优势满足商业银行“硬需求
 

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也是我国银行科技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联网联机到全国大集中,再到2008年开始的瘦核心,以至2015年分布式微服务,再到接踵而至的金融信创,以及随之叠加的“数字化”之路,商业银行的“数智化”之路在时代潮流裹挟下、于纷繁迭代中蜂拥而至。
 

银行运维,基于其技术先进性和高稳定性要求,向来是IT运维诸多行业应用中的风向标。这里需要重点提到的是IT基础架构运维。不同于IT运维的另外两个运维对象——桌面运维和应用系统运维,IT基础架构运维是对 IT 基础设施以及应用软件等对象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并对故障预警告警,为监测对象保持最佳运行状态提供保障。
 


 

目前市场上的IT运维管理产品(ITOM)主要分为监控、管理和自动化三种类型。监控类包含基础设施监控、应用性能管理(APM)、网络性能管理(NPM)、大型机性能监控。国内信创运维领域知名的智能运维厂商美信时代,其推出的监控易智能运维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统一监控、设备运维、网络管理、数据中心运维、机房动环监控、资产管理等,能够及时采集IT基础设施、动环及智能物联网的数据性能,实时监测,发现故障智能告警,精准定位故障位置。
 

美信时代创立于2007年,十五年来默守耕耘IT智能运维及数据可观测性领域,是业界知名的数据采集与运维洞察解决方案提供商。美信时代先后获得真格基金、达内的天使投资,以及云智慧、天旦的战略投资,陆续推出监控易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服务魔方SAAS平台、BigRiver四合一超融合时序数据库等自研产品,积极融入信创国产化生态建设,获得众多行业客户认可。
 


 

经过多年的商业化实践,监控易已经在商业银行领域充分实现了商业落地。从成功经验来看,商业银行在内驱力作用下,普遍仍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是复杂的基础设施。金融领域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没有停止过信息化探索,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础设施基本被“wintel联盟”垄断,在知识产权、衍生服务等领域受制于西方已久。在体量上,商业银行的设施替代任务不及大型国有银行繁重,但国产替代非一日之功,期间的过渡期,大量不同范式、不同协议的基础设施并存是常态。
 

数字化转型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呈指数型增长,设施种类广、型号杂、协议多且跨平台,各个厂家都有各自的运维工具。这使得运维数据各自孤立、形成数据壁垒,对排障定位造成重大阻碍。
 

监控易充分考虑了技术自主和底层兼容两个要素的平衡,采用多管控模式监控、多渠道数据采集等方式,实现对上百家厂商的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存储、中间件、虚拟化、Web业务、WebServer、防火墙、服务器硬件配件、日志、应用系统等的深入监控,并可按厂商及设备类型进行标签分类管理,对信创硬件落地提供了大力支持。
 

监控易内置2000+开箱即用的资源模型、220000+监控指标,基于标准协议对老旧设备、动环设施、IoT设施进行统一建模、指标采集和告警管理,同时能够对接其他系统的数据。通过设施配置信息的采集和指标数据的联动分析,快速实现资源统一管理、运行状态实时监控以及故障精准快速定位,为种类各异的基础设施监控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其次是庞大复杂网络的管理。庞杂的基础设施,构建了繁杂网络的终端神经或神经元,而连接这些散点的,即是网络架构中的枝干和叶脉,这些元素共同构建密织了一张张网络。商业银行在扩张过程中,基础设施呈现基础数量大、高度离散分布的特点,这也让网络的稳定至关重要。面对庞大的网络,人工巡查的方式早已不再适用,而不同时期打补丁式上线的各种网络管理工具,面临着登录界面频繁切换、数据相互隔离、分析报告无法复用等问题。
 

监控易网络管理模块,支持网络拓扑管理、流量管理、专线管理、IP地址管理、配置管理、无线管理,实时追踪网络资源状态变化,方便运维人员直观查看整网资源,可以有效应对网络管理工具孤立、割裂的问题,统一进行网络管理。
 

流量管理支持流量异常监测、WAN流量监测、实时预警,帮助运维人员分析流量、优化网络。配置管理可对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配置进行统一集中管理。网络拓扑可自动发现网络拓扑结构,支持对全网设备和连接定时轮询和状态刷新,监测链路,实时展现设备的组网情况和运行状态。
 

安徽省农行三级网扁平化改造项目中,采用了监控易智能运维管理解决方案,收获了很好的运维效果和价值。基于监控易系统,安徽省农行拓扑图实现对全网链路的直观管理;实时监控网络配置和变更;自动巡检;故障快速定位;定向告警;全面监控业务系统及相关设备;专线对接数据互通;3000多条链路统一监控。
 

再次是商业银行爆发的分布式、高并发网络面临的高性能挑战。
 

无论是传统的以柜面业务和ATM机、POS机为主的线下交易,还是以互联网等开放式网络环境为主的网上银行交易,都面临海量数据信息的高并发挑战。当其冲的,是需要确保支撑这些业务系统的IT基础设施稳健运行。
 

面对大规模海量设备监控的挑战,监控易推出了独有的多TS分布式管理架构,构建“云边端一体化”运维,通过架构的核心——中央控制台进行协调、管理、分配众多的任务管理器和实时数据库,调动云管理中的各项功能模块,实现调度一体化、资源一体化,进行一体化多TS管辖,对单个TS实现动态负载调配,完美交出一份大规模海量设备一体化监控运维的答卷。
 

监控易的客户案例中,管理设备量最多的一家单位纳管监控量级已达13万台,也有不少单位用户管理设备对象为4-5万台。监控和管理的设备量巨大,对任何一套运维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都是很大的挑战。监控易具有高可用性,支持负载均衡、双机热备、响应秒级,不会出现卡顿、延迟等问题,可以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商业银行网络大规模扩展后,都会有一些定制化的需求。监控易产品采用模块化开发,提供南向北向接口,可以与第三方系统相互集成。监控易所有组件,从Webserver到数据库及中间件等均为自主研发,底层采用C++,是一个高性能的运维平台,且与国内信创产业上下游厂商进行了深度国产化适配,已有不少信创环境落地实践案例。
 

除了上述核心功能,监控易还支持数据中心管理,提供跨区域多机房管理、机柜管理、容量管理、3D机房管理,具备凭证式管理、专线管理、多级资源组管理、可视化管理等特性功能。同时,可对故障多端定向告警,指定责任人,设置告警策略和告警级别,并自动过滤重复告警,提高故障排查效率。监控易银行运维案例中,接收告警的人员不止是运维工程师、运维经理,还包括部分CTO和CIO,告警的精准性受到客户认可。
 

大规模监控,带来海量运维数据源,使得运维数据的分析成为了可能。基于全面掌控的数字化运营状态,可以帮助商业银行管理人员清晰直观地了解业务运营与 IT 运维中的有效信息,实现业务运营与 IT 运维的有效协同,提升资产管理与监控管理的效率。
 

这些“基本功”打扎实,商业银行的核心系统就实现了质的飞跃,可以大力部署前端的业务应用,而不会造成后端运维压力指数上升。正是这样的“硬指标”的满足,可实现商业银行为构建“信创生态”进行大规模平替。
 

信创大火烧到商业银行,是大量场景对核心系统的倒逼升级的必然。商业银行后端与前端的交互更为直接,同时也对底层架构要求更高。这种变化透出信创产业发展的进步足迹,也是场景化赋能产业革新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