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国家宝藏云变文化新资产,数字文脉链通南京都市圈

       6月10日是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都城市·链启未来”全国首条城市文化区块链“文都链”上线发布仪式在南京举行,当天曾经在央视《国家宝藏》第一季压轴登场的“大报恩寺琉璃拱门”,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引领下“完美重生”。

       发布仪式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发改委、南京市工信局、南京市文旅局、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联合指导,南京市文投集团主办,文都云(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链”接高质量,保护流通畅起来

       2022年以来,南京市文投集团开启数字经济时代城市文化建设探索,启动南京文都数字云平台建设,逐步摸索出一套以城市为体、数据为基、科技为重、场景为王、生态为根的建设路径,于2022年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现场发布了全国首个数字时代城市文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被新华社等中央媒体评价为“文化数字化的南京样本”。不到一年时间,南京再次向产业创新的“深水区”挺进。

       现场,文投集团项目负责人介绍了“文都链”的整体架构、功能优势、应用场景等内容。长期以来,文化大数据分散在广大创作者、文化企业及文博场馆、景区等文化机构手中,存在确权维权难、开放协作难、开发利用难等诸多难题。此次发布的“文都链”具有强扩展、广开放的特性,将重点围绕文化大数据、数字文博文旅等领域,提供快速接入和服务调用的支持,满足互联网级分布式应用的“上链”“用链”需求,建成面向文化数字化生态全面开放的区块链底层平台。依托“文都链”,可助力生态伙伴在数字身份、元宇宙资产、NFT门票等数据资产化上的广泛应用,实现文化数字资产全链范围的可共识、可溯源、可流通、可共享和不可篡改,夯实数字文化产业的“信任基座”。

       据悉,边界智能负责“文都链”的底层技术支撑,将为“文都链”提供数据存储、存证登记、合约授权、资产共享等核心功能构建。据边界智能创始人兼CEO曹恒介绍,未来,“文都链”上的文化数字资产将获得最大范围的产权保护和共享流通,同时,随着与更多核心区块链的跨链互通,文化数字资产也将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体现出更大价值,落地特色应用场景,带来多元消费体验。

       “链”造新资产,文物遗产“活”起来

       数字技术焕活文化遗产新纪元,现场南京市文投集团发布了被誉为“国家宝藏”、“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的首个高清数字复原成果,琉璃宝塔在数字世界“完美重生”。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自建成到毁于战火的400余年间,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天下第一塔”,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

       基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陈薇教授团队的琉璃塔复原平面图研究成果,南京市文投集团联合原力数字科技,结合大量史料记载,在祁海宁、夏维中、王兴平等多位文史、考古、古建领域专家的指导下,利用影视级3D建模渲染技术,首次1:1数字复原再现明代“天下第一塔”的艺术原貌。与此同时,在“文都链”上限量发布了610份具有唯一数字凭证的琉璃塔复原纪念数字藏品,以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让用户在文化遗产日能够以全新的方式体验宝塔“重生”的魅力。运用现代科技让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遗产重新“活”起来,更好地助力中国文化符号的当代传播与推广,这也是南京市文投集团复原大报恩寺琉璃塔的意义所在。

       “链”强“朋友圈”,共享合作“密”起来

       此次上线的“文都链”骨干节点建设的第一步,即面向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的国有文旅企业及南京元宇宙产业协会相关会员单位、文化机构抛出“橄榄枝”。

       同饮一江水、共担新使命。今年,《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实施进入第三年。苏皖两省发改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南京都市圈建设2023年省际合作重点任务》还专门提到“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促进产业创新协同”。

       南京都市圈一体化本质和核心是资源要素的无障碍自由流动和地区间全方位开放合作,依托“文都链”这一新基建,一个数字文化“链”上的南京都市圈正加速形成。“文都链”让更多城市优质文化数字资产在链上充分流动,城市从地理位置上的“近邻”成为文化产业合作的“紧邻”,产业从分头做、各管各变为联合建、全链通,把一个创新高点变成一片创新高原。

       “链”出新活力,场景应用“新”起来

       现场,包括“文枢数藏”数字藏品发行平台、南京都市圈城市宝藏系列限量数字藏品、“文枢”金陵历史文化资源大数据平台、“文都秘境”文旅元宇宙平台等在内的首批应用场景和产品集中亮相,带来兼具前沿性与创新性的文化体验。

       以“文都链”的首个文旅元宇宙应用场景“文都秘境”为例,用户既可以拥有数字身份权益和数字形象艺术价值,进行数字资产上链存证和数字藏品收藏流通,未来还可以体验到个人数字空间搭建、数字门店开设,虚拟广告位发布等功能,支持数字空间升值、流通扩散增值、虚实互哺等多种数字权益,释放区块链对产业价值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使项目及用户收益空间充满想象。

       “链”上大未来,市场潜力“蓄”起来

       当天,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长聘教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常务副主任臧志彭在“文都链”,对《中国文化元宇宙AIGC发展研究报告》进行了上链发布。臧志彭看好区块链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他表示,区块链实现了资源溯源确权、结果上链存证,使创作者拥有数字资产的同时,可以通过跟踪资产的使用和交易享受完整的权益和收益,为“创作者经济”发展持续赋能。

       对此,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蔡恒进也深有同感。在“区块链和AI技术加速城市文化的创新与传播”主题分享中,他表示,文化数字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区块链和AI技术将在城市文化的创新与传播中释放乘数效应。因此,也期待“文都链”充分发挥城市文化数字资产区块链基础设施优势,聚拢行业各方资源,推动数字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